|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常德名人——林伯渠

常德名人——林伯渠

关键词:常德名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常德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hangd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40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林伯渠(1886—1960),名祖涵,字邃园,临澧县修梅乡凉水井村人。幼年随父读书。1902年,考入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受该校创始人熊希龄的影响,阅读进步书籍,思想日益开朗;并结识覃振、蒋翊武,立志为富国强兵献身。1903年,林伯渠以第一名成绩考上日本弘文学院。留日期间,又结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廖仲恺等大批革命志士,在东京加人中国同盟会。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极为愤慨,毅然回国。1907年被派到东三省作联络绿林的工作,从事秘密反清活动。后回湘参加护法讨袁运动,失败后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

  1914年7月8日,林伯渠与林修梅一道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会  上,孙中山要求与会者在《中华革命党誓约》上打手印,遭到许多人反对,黄兴也提出异议,别树一帜。林氏兄弟识大体,不拘小节,毅然打下了手印。孙中山极为感激,称“林氏兄弟,文武双杰,将来必定有作为”。吴玉章赋诗称赞:“重组中华革命党,伯渠襄赞著丰功”。第二次留日,林伯渠除继续他的法学研究外,还努力攻读经济学、财政学、簿记学、统计学和工业政策,渴望在中国“实行新经济学理”。并结识李大钊,成为至交。1916年2月28日,林伯渠受中华革命党总部派遣回国参加反袁斗争。李大钊到江沪送行,并口占一绝相赠:“江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回国后,两人书信往来频繁,林伯渠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不久,他回湘出任湖南省政府财政厅长。

  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元帅府参议。林氏兄弟二人在广州创办《革新评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1921年1月,林伯渠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由于林伯渠和孙中山关系密切,在推动孙中山的思想进步、改组国民党和促进国共合作中起了很大作用。1921年,共产国际的代表到桂林和孙中山会晤,就是由李大钊写信给林伯渠从中介绍的,他本人还亲自参与了会谈;次年下半年,他又在上海和李大钊一起参加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的会谈。林伯渠参加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委候补委员、委员、常务委员,两任农民部长和武汉政府军委会秘书长。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林伯渠退出国民党中央,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他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兼任革命委员会财政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的土地问题,于次年12月与吴玉章合作写成数万字论文《太平革命以前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分析》。

  1933年冬,林伯渠由海参葳回国。翌年3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中华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在长征途中,他担任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总供给部长。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1937年8月,被派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集中精力从事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工作,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重大贡献。1945年4月,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解放前夕,受党中央委托,前往东北迎接李济深、沈钧儒、谭平山、郭沫若等30多位民主人士到北京。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殚精竭虑,辛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林伯渠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主持开国大典。1954年9月,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翌年5-6月,他到湖南视察,先后下到益阳、常德、临澧等地,找基层干部交谈,开座谈会。

  在中期八届一中全会上,林伯渠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7—1959年,他先后到广东、浙江、江苏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视察工作,逐渐觉察出一些问题。他在日记中写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力戒浮夸片面”等一些针砭时弊的见解。1959年7月参加庐山会议时,在自己准备的发言提纲中记有:“我们的不足,是既忽视客观规律,又未能综合(平衡)”。“其不足2_2,一部分是发展中的困难,一部分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如‘刮共产风’,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这是脱离群众的。”7月13日,梢白渠写了一首《庐山即景》诗,抒发了对即将落在彭德怀头上的厄运的忧郁和愤懑之情,强调要尊重实事求是的规律,坚信历史是由人民写的:“五老峰头气象新,居高临下一身轻。空中蝴蝶迷庄梦,大计熟筹间耦耕。花木怡然属自我,阴阳终古影乾坤。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做结论”。1960年5月29日,林伯渠病逝于北京,终年74岁。

  林伯渠的著作有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林伯渠文集》和《林伯渠同志诗选》。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诗人,陈毅称“林老的诗情高韵美,可以传世”。他写的《梦返故乡》被刻石嵌人中国常德诗墙。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