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石门——丧葬习俗

石门——丧葬习俗

关键词:常德民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常德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hangd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187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做老屋
石门土家人在自己60岁时就着手准备棺材,在外人看来不吉利,但石门人反认为可以添寿,所以做棺材时不直接说“做棺材”,而称“做寿屋”、“做老屋”、“起千年屋”。
做寿材的木材一般选用杉木,一是因为杉木轻便耐腐,二是因为杉树被砍后很容易发芽发蔸,是子孙发达的吉兆。当然过去一些富裕人家,也有用昂贵的楠木、柏木、樟木、檀木做寿材的,但极少。其它木料如松木、柳树不能用作寿材,因为它们容易腐朽,而且松木砍后不再发蔸,柳木只开花不结果,不利于后人发达。老人自己平时在山中寻找合适的杉树,砍回来阴干,选一个吉日“和木”。
“和木”是一件大事,一般老人自己择日,挑选经验老道、手艺精巧的木匠师傅到家中。“和木”时,一般在主人家的堂屋里进行,并把小孩、猫、狗打发走,避免他们在现场打破碗盏杯盘或者哭闹跌倒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动工之时,木匠要把两只木马一前一后对准堂屋神龛和正大门。第一斧必须要砍下一块木渣来,否则不吉利;木渣溅落的远近被认为可预测主人阳寿多寡。飞落很远,则主人还有很长时间可活。尤忌木渣打落在人身上,否则棺木马上就上身了,大不吉。所以木匠师傅砍第一斧时,心中默念师傅,念咒画符,用他的“阴传”技艺和名声求得主家的吉祥。
寿木做成后,漆成黑色,里面成红色,一来防潮防腐,二来庄严凝重。讲究的老人自己将寿木过一年漆刷一次,连续漆刷三四年,使之又黑又亮。

制寿衣
石门人做寿衣,一般选择吉日,请当地有名的、多子的裁缝上家来作寿衣,又叫寿服,不论男女,寿衣的件数为单数,3件或5件,由5件单衣单裤组成的是褂子、袍子、马甲、衬衣、里衣,取“五行命运好”之意。一般富裕人家讲究五层新,贫穷人家只穿3件或只作外层新褂子,里面四层就用死者生前穿的旧衣物。褂子即长衫,不能钉扣子尤其是化学扣子,怕克扣了死者的子嗣,只能稀稀钉上布扣或系上几根带子。在系带子时,只能系活结,而且衣服缝制时,首尾不能打结,怕打了死结会使死者生前与别人恩怨化解不开,不能重新投胎转世做人,也怕后人今后麻烦缠身。寿衣多用青色,面料选用棉布,不能用锻子布,因为死者后代要“绵长”不能“断子”。第五层内衣内裤只能用白布,认为在世间难免有罪孽,到了阴间阎王对有罪的人剥皮问剐,行刑的人剥到白衣白裤认为剥到死者的肉皮了,于是剐了这一层白衣服死者就免受剥剐之苦了。
寿鞋一般是出嫁的女儿、孝顺的媳妇商量来做。寿鞋为白底、红帮、红里、青布面。鞋底又称海底,海底上不能用密针粗线纳制,而是绣些云彩或凤凰图案,以示死者能腾云驾雾,赶赴阴间极乐世界。全底只能稀稀的缝7针,前3针后4针。也可用毛笔画些黑色的圆圈,表示钉上了鞋钉,走路稳当。上鞋底不能用麻线,只能用棉线。认为麻线会给死者带来麻烦。寿衣寿鞋做好后,一般在老人做60大寿时献出来作为老人的生日礼物,认为这是给老人添寿的好礼物。

辞路
石门土家老人自己面对死神将临,生死攸关,他们在死前一年或前一月就着手“辞路”工作。“辞路”指石门土家人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到亲戚家转转,到邻居好友家拉家常,回忆人生经过的岁月。弥留之际,摸摸曾经用过的家具、物品,到朝夕相处的屋场、菜园走走。作为酷爱劳动、热爱土地的石门土家人,他们“辞路”时表露出对邻里乡亲、对人生的无限留恋,对他们劳作过的器物农田,生活过的田舍村庄表现出无限眷恋。同时对死,他们认为是瓜熟蒂落,是人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老人“辞路”的另一目的是到曾有仇隙结怨的人家走走,求人谅解。仇家见是老人来“辞路”,不仅能原谅仇人,而且还要安慰老人,请吃饭喝酒。“辞路”多是在大病后突然的清醒,人们称“回光返照”时间进行。因而,一般人能预测老人是在“辞路”,都会积极陪伴老人游历该去的地方,聆听老人临终遗言和给子孙留下的吉祥祝愿。老人“辞路”的第三个重要任务就是选择自己的睡山吉穴,告诉子孙他死后要埋葬在哪个山头哪个地点,请何人来唱丧歌,做几天道场等。

送终
石门老人病危时忌死在床上,即到“火坑屋”中另开病榻,火坑里日夜燃起大火,晚辈轮流看护,孝子坐在病榻前让病人的头枕在胸前,扶着病人。老人“临终”时有儿女亲戚给自己送终认为是一种福气,最忌没有亲人在身边。儿女们在长辈病重时,一般不出远门,子女孙甥以不能为长辈送终而引为莫大的遗憾。所以亲人病重时,石门人常常请算命先生算自己能不能给某亲人送终。老人生前也会请算命先生测算自己有几个儿女为自己送终。如果有儿女该来送终未到,家人就想法子给临终老人喂参汤、茶水来“吊气”,同时在场的子女们在老人的身边不断地呼喊“现在去不得,还有××未到。”老人在奄奄一息时,儿女们要抱着老人的身体,捏着老人手脉,门上挂着鱼网刀斧,使捉拿老人的“无常”无法下手。当儿女都到齐了,老人再也没什么遗憾时,会在孝子“都到齐了,你安心去吧”的祝福声中停止呼吸。

                                                     当大事
放起身炮
老人一“落气”,全家举哀,病人断气时要高声呼唤其称谓,孝子抱着亡人不能放下,如果放下了,后人就要跌气运。家人迅速给亡人沐浴、理发、穿衣。人们急急忙忙打来井水,用一块新白棉布在死者身上从头到脚象征性地做洗涤状,土家语称“辞杂”(就是“涤尸”“洗澡”之意)。洗完之后将布烧掉,看烧后的余烬成什么形状,以此观测死者阴间祸福。趁死者身体热软之时给他穿上寿衣。死者的儿女一般不动手给死者穿衣,因为儿女见了亲人亡故难免伤心落泪,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不吉利。死者穿寿衣之后,给亡人和“无常”用饭,烧落气钱;再取下一块门板,让亡人睡在门板上;死者面盖黄纸或白纸,脚对大门,脚下盛着倒头饭,表示亡人离开了人间;为了让亡人顺利地到达地府,给亡人烧纸钱做路费;亡人右手握着三根桃枝便于与鬼怪夜叉作战,左手握着七个“打狗粑”,过奈何桥时有恶狗挡道,用来打发“恶狗”;亡人脚前点脚灯,使亡人赶往阴间不会迷路;腰间或肩头系岁线(一岁一根),防止亡人到阎罗勾薄时,忘了自己的年岁。做完这一切,丧家在门外放“落气炮”或叫“起身炮”,鸣炮报丧,告诉邻里众人,家有老人过世了,商办丧事。

把信
乡邻听到鞭炮声,想起××家有个久病的老人,断定是某人亡故了,迅速赶来问讯帮忙。村里长者主事,委派专人向死者远方亲戚朋友报告死讯,称“把信”。石门有“娘亲舅大,爷亲叔大”的习俗,死者为男性要先去给伯父、叔父报丧;死者是女性先给舅父报丧。“百事孝为先”,报丧之人沿途不得耽搁。报丧的同时请“八大金刚”(又称请“扶重”的人即抬棺木的人),一般请10人或16人。还要请道士做道场,请歌师唱丧歌,请花儿匠扎纸屋,烧给亡人居住,叫灵屋。

灵堂
灵堂的设置,农村一般设在自家堂屋里,柩前设布幔分隔灵堂为二,叫孝帏。孝帏前设一香案放亡人遗像,香案上放香烛斋果等物。灵堂大门顶上书有“当大事”或“灵堂”字样。客人送来的祭帐就挂在大门上方,一字摆开。有的地方灵堂的大门用松柏树枝搭建,松柏树上扎满白花。自灵堂开立之时,孝家子女就“孝不理事”,别事一概不管,所以有“孝子不问帐,家由别人当”的说法。前来吊唁者不论男女、长幼、亲疏、贫富、恩仇,一进灵堂,孝家儿女都要分两列跪伏在孝帏前面,接待客人跪拜上香。来的客人分亲疏发孝布或孝帽。直系亲属叫重孝,发给白布孝帽(帽子后面吊两尺长的白布),一般百客吊孝发给一截孝布,扎在左手上即可。

入棺
俗称移尸,棺木停放堂中,用纸钱或两三寸宽、一尺长的黄纸成人字形铺垫,或铺一层干净草木灰,用口盅印成圆圈若干个(其数与死者年龄等),再由孝男孝妇将停放门板上的死者,抬扶放入棺中。搬移死者时,最忌死者衣衾尸体触及门框、门板、门槛等。

打鼓闹丧
打鼓闹丧是石门西北乡土司地区丧葬仪式之一,可分打丧鼓和跳丧舞两种。打鼓闹丧主要在“改土归流”前流行,“改土归流”后多用道师做斋形式。现在石门西北乡仍有打鼓闹丧的遗迹。
打丧鼓,即唱丧歌、唱夜歌子,又称打鼓闹丧。打丧鼓的目的有二:一是忠君孝亲,崇善惩恶,叹慰亡者,安慰孝家。叹慰亡者现今虽然魂魄归天,但一生忠孝,一生辛勤,生儿育女,死而无憾。同时告诫后人,为人只能亲善避恶,不可干任何亏心事,否则死后前往阴间路上亡魂过不了奈何桥。二是陪亡人,打丧鼓又唱又跳,将丧事当“白喜事”办得热热闹闹。土家族传说打丧鼓起源于唐太宗,说是为了纪念屈死的八个乐师。他们生爱热闹,死后也应该让他们热闹。所以唐太宗将八个屈死的乐师停尸馆堂,带领他的梨园弟子在灵堂击鼓而歌。但也有人说打鼓闹丧起源于庄子妻子死后鼓盆而歌。打鼓闹丧,反映了石门土家人特有的达观的生死意识。
打丧鼓一般为4人演唱,歌师领唱击鼓,其它3人合唱:歌师领唱两句,合唱者重唱一句或另唱3句;领唱节奏缓慢,一波三折,合唱则声调高昂雄浑,震撼人心。打丧鼓内容分为歌头、开场、请神、扎寨、盘歌、哀悼亡灵、历史故事、劝人节哀等等。天亮前祭亡一场为高潮,歌师(或土老司)唱腔高亢激越,中门大开,众人让开一条通向大门的通道,大烧纸钱,往往一道冷风吹进,纸灰乱飞,土老司借此说神道鬼,预测村寨中丧亡。近几十年石门打丧鼓较为盛行。
打丧鼓开歌头有固定歌词格式:歌师在祭幛前一人击鼓而歌,众人帮腔,依次轮唱,每唱一段,便是一阵紧锣密鼓,气氛热烈而又凄凉。原杨柳乡曹家山村农民覃章官演唱、笔者采录的打丧鼓唱词是这样的:
鼓打发,鼓打发,鼓打三六一十八。八五一十三,歌郎进门赞孝官:孝官、孝官,富贵双全。男女老少,福禄无边。高朋贵友,亲戚六眷。恩深似海,情重如山。歌郎到此,超亡登仙。请问孝官:“今日贵府仙去的是你们生身的父母?还是养庙的爹娘?是何日得病?何日身亡?”(孝官回答),“既是生身的父母,又是养身的爹娘。初一得病,初二倒床,初三初四,不沾茶汤。阎罗天子,勾簿判官,半夜子时,一命身亡。”(这些具体日子可按孝家实际日期临时编唱)。孝家男女齐商量,为表一片孝顺心肠。热热闹闹报答生身的父母,光光彩彩发送养身的爹娘。专程接来扬州的歌鼓,请来柳州的歌郎。
甲:“歌郎!歌郎!经过何处?到过何方?看到一些什么景致?遇到一些什么情况?”
乙:“经过须弥山上,路过云南、湖广。到过水陆码头,经过城镇街坊。遇山翻山越岭,遇水行船过江。遇到一位八十岁的公公,只见他肩挑一担,手提一笼。”
甲:“肩挑一担是什么?手提一笼是何物?”
乙:“肩挑一担是阳雀,手提一笼是画眉。”
甲:“那阳雀怎样叫?那画眉怎样喊?”
乙:(唱)阳雀叫来:“鬼规阳!鬼规阳!”阳雀家住在湖广。惊蛰春分到四方,白露秋分转回乡。东枝跳到西枝上,一声“鬼归”一声“阳”。阳雀高叫名声广,惊动天上张玉皇。派来金童和玉女,接引亡者上天堂。画眉喊来:“此公溜!此公溜!”船儿弯在浪沙洲。鸡叫五更早开头,五湖四海任你游。歌郎就在船中坐,本本歌书记心头。风吹浪打无难阻,一帆风顺到澧州。歌郎下船上岸走,来到孝官大门口。阳雀画眉开了腔,列位高亲听端详。……
打丧鼓开歌头唱词石门各地均大同小异,如原江坪河乡神景洞村赤脚医生唐植银演唱,陈本龙搜集的开歌头与上文一样。
讲古对歌,歌师们或以歌盘根问答,或引经据典颂古,或即兴发挥,表现个人才智。一般要唱“二十四孝”、“十月怀胎”、“目连探母”等。讲古对歌,内容灵活多样,可唱民族风情,可叙古人历史,可解字猜谜,插科打诨,可表活人恋情相思,死者生平乐事。但不管唱什么,天亮之前《送歌郎》是必领唱的。《送歌郎》是根据孟姜女送范三郎故事编唱的,歌师把那种夫妻拆散、生死离别的凄凉情调转移到送亡人上了。不论死者是男是女,都唱《送歌郎》,而且天亮之前就唱完,否则不吉利。
跳丧舞就是土家人讲的跳“撒忧尔嗬”的舞蹈,又称跳廪,跳流罗,跳“绕棺舞”。入夜,歌师击鼓而歌,成对的歌郎踩着鼓点按歌起舞,边歌边舞。歌词如“白虎当堂坐/白虎是家神/撒忧儿嗬/白虎当堂坐/撒忧儿嗬/无灾又无祸/撒忧儿嗬……”也唱《三国》、《水浒》、《孟姜女》、《十月怀胎》。比如《天仙配》董永借债:“董永上前把礼行,请求舅娘发慈心,多少借点米和银,舅娘一听笑嘻嘻:隔壁人家差我的,等我讨来借给你。随手就把门来关,董永等了大半天,一直未见舅娘面……”(跳丧舞的具体内容后面有专章论述)
跳丧舞石门西北山区仍有一部分流行,以壶瓶山地区南坪、江坪、中岭、南镇为最,三圣、杜家岗、所街诸乡亦有部分老人能跳。“一人身亡都来跳”,一般成双数,一人击鼓唱歌,众人边舞边和,舞步矫健。

开路做斋
石门土家族地区的丧事活动“改土归流”前多是灵柩设于堂中,请土老司解冤,打丧鼓跳丧。“改土归流”后多是设灵堂请道师做道场。开路做斋即做道场。堂中挂着几十个神道菩萨,道士穿上法衣,拿着朝剑、醒木,下跪作揖;孝子在后面下跪鞠躬。道士念念喊喊、哼哼唱唱,有时画符挽诀,有时铃声当当,有时锣鼓齐响,有时鞭炮声扬,整个道场充满浓郁的悲哀神秘的气氛和销烟火药气味。根据主家经济状况,决定开路规模。开小五方路叫做小斋,小斋为24场(道士做法事分24个小段,每段为一场),道场做到上“开路表”为止。开大五方路叫做大斋,大斋为48场,其中有放烟火架、放洋灯两大法事,道场做到“迎灯绕馆”为止。三天大路,道场做到“转经拜忏”为止。其主要活动有:首先开路,即为亡灵开通西方之路;再到三天门下祷号,将亡者的天号、地号、年月日时辰号一并祷告上苍,并将所有快降生的生灵祭开,即在整个道场仪式没有结束之前,不能让他们生下来:“天上的岩鹰莫落地,地下的鬼神不能现身,不能进灵堂。”把整个灵堂全都封闭起来,接着拜神龛,请告家主菩萨,即禀报死者的生辰与死辰,请家族宗神接纳新亡魂灵,再拜西天佛祖,孝家全体人众在道士带领下祈求诸神保佑死者亡灵,动用所有乐器,鸣炮举哀,全体男女大放悲声。此后有洒扫坛场、请神、念文、荡秽、封柩等活动。如果亡者是女性,还有一朝“破盆洗产,过艾蒿桥”之类。在这些活动中,亲眷不准发出哭声,全由道士领着道徒打鼓吟唱,一人唱众人和,声音悠扬凄厉。

封殓
封殓,又称大殓、封棺、盖棺,这是丧礼中也是道场中最神秘的一幕。大殓开始,主坛道士着道服,主祭孝子净手就位,陪祭孝子净手到位,鸣炮、动哀乐、焚香化纸,所有亲眷大放悲声,礼生读诵诰文,道士诵经焚诰文。礼生读诵痛章文表一套,道士诵经焚化痛章,如此再三,主坛道士正式封棺,诵读经文,请来诸天大佛,前人师祖,念动护身防煞经文。死者亲眷凭棺看望亡人最后一眼,举哀号啕,极为伤痛,但勿将泪水滴落在亡人身上。接着主封执事人员手舞引路花儿,口念经文,围着棺材转,最后高声喊叫:将猫、狗家禽家畜赶出灵堂,特别要将黑猫捉住关好,防止乱跑(黑猫似幽灵);叫醒所有家里熟睡的孩子(以免灵魂盖住);十分严肃地检查棺材内有无异物。民俗认为,与死者生前有怨恨的人,可能会在棺中做手脚,暗害丧家。如拿棉花团塞住亡者双耳,这样亡人的后代会出聋子;拿锅盖盖住亡人的胸脯,亡人后代会出“哑巴”;棺内放铁钉,亡者转世投胎会成跛子。尤其是对遭凶而死的人,乡邻怕他变鬼后寻人作替身,暗暗往棺内放生铁,以压住他不能转世作孽。最后摒退孝家亲眷,在预定的吉时那一刻,准确地封棺扣盖,用竹梢把棺木四边的隼口栓牢加固,再用桐油和石灰密封缝口,这叫“盖棺定论”。

                                            安葬

出柩
出柩就是送葬。择定吉日,早上在选定的埋葬地点按土老司或风水先生指定的吉穴打井。所有吊唁者和死者亲属都必须早餐,不能空腹,再开始告别遗体闭殓出柩。出柩时道士做最后一朝法事。末了,八大金刚(精壮劳力8至16人各就各位称“八大金刚”)分立棺木四周,由一个发问,众人齐答,每答一句,八大金刚在棺盖上齐拍一下,震声如雷,吼声如雷,震得屋瓦响动,似乎是在赶走煞气,又似乎是在壮胆,最后在齐齐一声“走”的声音中,八大金刚手托棺木迅速抬出灵堂,随即灵堂里的孝幔撤走。棺材必须由众人用手扶出大门,不能触及门框门槛和地面,否则家里大不吉。大门上的“灵堂”二字迅速撕掉,孝家用桃树枝扎成扫把将堂屋打扫干净。
灵柩在稻场中停放,用力拉索或遥绳绑好柩杠,上盖一床被单,所有孝子一一给八大金刚跪叩,气氛紧张、肃穆。时辰一到,土老司手端水碗,念完咒语,将水碗向棺材砸去,一定要砸破,否则不吉——这一法事传说是赶“搭丧”的人。“搭丧”有几种传说,一说是懂法术的人使刻薄,画一纸人附在棺材上,让“八大金刚”抬不起。一说是火焰低的人的影身有可能附到棺材上去,不赶走影身,此人会死去。八大金刚齐声呼喊“起”,众人将柩杠上肩,鞭炮鼓乐齐鸣。 “引路花儿”在前开道,孝子抱灵牌紧跟,后面是灵柩。八大金刚奔跑呼喊,柩行如风,每遇坡坎,“起”声不断,蜂拥而走。灵柩中途不能落地,逢水过水,逢山爬山,每遇险阻,主孝抱着灵牌领着孝子一溜儿跪在灵柩前的险绝处,并放炮三声,八大金刚后面跟着道士和敲锣打鼓的人,接着是打祭帐的、举花圈的,还有一人沿路随时丢纸钱。所有亲戚六眷及邻里乡亲排着长长的队伍送老人上山,直奔埋葬地点。孝子脱上衣两件分两头铺于井侧地上,棺柩停放衣服上,以待下笥掩棺。

下笥
土老司或风水先生在井中用米衍写八卦、“富贵双全”等,表示把亡人葬在一个成神成仙的穴位上。在四角烧纸念咒,放五谷茶叶,再诵赞辞,最后阴阳先生向四周抛撒米粒(称长生米,或禄米),几个孝子用衣巾接着。相传孝子接到的禄米多,子孙获得福禄就多。孝子亲人跪于井前,手牵衣兜接米。老司诵赞,孝子要与对答,最后一手将诵者扯出井外,鸣炮奏乐,众人抬柩下井,按土老司所定方位拨正棺柩,由一孝子跪在棺木上,于四角各挖一锄,表示孝子告禀地脉龙神,对亡人不能侵犯。还要站在棺材上来回走一次,表示谢天谢地,祈祷鬼神保佑亡人的子孙。然后一力人将锄头接过,大家一齐挖土掩埋。

圆盖
棺柩全被泥土掩没后,一孝子抱起灵牌,跟着持“引路花儿”的道师,后跟众孝男孝女围绕土堆由内到外不断地转圈,正走3圈,反走3圈,圆圈不断扩大,表示后代兴旺发达,称“圆盖”。“圆盖”后,按出柩原路回家至堂屋,右上角设一小桌,供灵牌于上,点清油灯,燃得烧纸,放鞭炮。

坟墓
石门土家族的坟墓,成鼻梁型,尾接青山,前砌罗位岩成半圆形,中高下砌墓门、两侧逐渐降低成弧形,墓门顶片石为男单女双,7、8块以上,墓前嵌一大石板。一段时间以后,子孙为祖人打墓碑,墓碑一般为三厢碑、五厢碑。

浅葬
安葬的地方,是阴阳先生堪察了的,地势要背依青山,前望山尖。所谓“坟打包,屋打垭”,这样的地方子孙才能获得富贵。坟头不能对着白岩壁,否则后人出小偷,家道不兴。如果吉穴是老人未死之前自己选中的,老人一死,极尽孝道的儿女从不违背老人意志地葬在老人指定地点。但主葬的阴阳先生根据阴阳五行把死者生辰与当年的年庚一合,常常有山向不利的时候。坟向是死者生前指定的,不能更改,而山向偏不利,不宜在此动土,于是就有了土家“浅葬”习俗。浅葬就是在死了人之后一段时间内,在选定的地方不能葬坟,那么先只好简单寄葬在这里。寄葬的原则就是不能在此动一土一木,因而,只好在中心位置放两根粗大树棒,将装有亡人的棺材搁在上面,以防受潮,然后孝家从远处用撮箕运来客土和石头,将棺材掩盖起来。到了当年的大寒季节,才可以正式掘土下葬。至于大寒能葬坟动土可能是因为土家人认为“大寒”即“大闲”,大寒来临就意味着诸神退位,选在各路大神不主事的时候大兴土木,不仅可以不冒犯神明,而且还能避开凶灾。因而石门土家山村山峦沟谷,偶尔会发现一副棺材赫然出现在视线里,这就是土家“浅葬”。

送烟
新坟落成当天,以干稻或干茅草编数十节长鞭(节数与死者年龄同),孝子持香烛草鞭,送至新坟,将草鞭沿新坟的罗岩圈放好,燃点香蜡,烧化钱纸,将草鞭两端点火让其慢慢燃引。亡人安葬后,孝子要送三天烟火。如果是未断奶的孩子死了,要送三天奶水;如果是产妇死了,坟上插一把纸伞,送三天洗澡水,将脚盆装水放在伞下。

迎五七放烟火架
死者亡故后35天,孝男孝女请土老司做法事,烧纸烧灵屋等。亡者亲戚纷纷赶回家迎“五七”,给亡人摆道场做斋饭。此后这位亡故的老人便进入了土家祖先之列,到了七月“月半”,孝家还要“敬新亡人”。此后这位老人永受家人拜敬。
迎五七这天,有一个超度灵亡的盛大斋事活动:放烟火架2。
烟火架是画匠(俗称花儿匠)纸糊篾扎的。画匠将竹子破成细篾,先做上一个大圆桶,桶高有的有1.5米,有的有2米,甚至3米,桶内圆直径最少1米,有的1米多,桶内分层,7层、8层,有的做10多层。每一层的内面有不同的布局,一层有一层的故事情节:做铁蹲,两个纸孩子打铁;做几个戏子唱戏,或做两人拉锯,或做几个人收禾或做小工艺等等。社会上有的百业艺人都可以做出,装在每一层上,每一层的底部装有土药,连接有鞭引绳。画匠一般要做20多天或一个月才能完成,就看老板舍不舍得花钱,花钱越多就会做得越精致,越形象逼真。因为花的纸钱、供吃、开工资需要花很多钱。一般人家或中等人家承受不了。
大户人家做大斋一做就是7至8天,到最后一天晚上才会放烟火架,放烟火架必须有很宽的场子,一般要占一亩多地方,中间由花儿匠用竹子围成四方形场子,四方开有很多门,供道士、花儿匠、孝子们出入。放烟火架完全由几个花儿匠操作:每一层安装有滑轮,花儿匠用绳子上下拉动,每一层内的纸人纸景就象真景物一样神气活现。每层底部在纸人或道具表演完了之后,就会点上土药引子,只听“嘘”的一声,冲上去,五颜六色,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垮下来。每放一层大约10多分钟,表演直到整个烟火桶放完(表演)为止。
放烟火架在整个斋事过程中是最热闹的,亲友、邻居、远近的村民都会跑去看热闹。到斋事的最后一天,为死去的人烧灵屋,就会将烟火架一同烧掉,这表示死了的人到了阴间什么也不缺,当然有的花儿匠保留一个桶不烧,以免另一处斋事再花工做。
在盛大斋事活动中,有的除了放烟火架外,还放洋灯,洋灯也是花儿匠用纸糊篾扎的,每一个洋灯有提水桶大小,有的人家做7至8个,也有的做10多个,灯下一层有支架、用桐油点着灯,挂一丈多高,也是花儿匠用拉绳操作,洋灯被点燃,燃了一会儿,受热、加上底层土药点引喷射(像现在的冲天炮),洋灯就升上了空中,飘得越高,表示死者已升天,到了极乐世界,如果洋灯飘的方向不适宜死者葬的方向,表示死者在阴间不吉利。
解放以后,丧葬迎五七放烟火架的人家稀少,转变为盛大庆典活动放烟火架。1985年石门文化馆曾组织花儿匠制作了五层烟火架于正月十五在石门县城放了一次烟火架,轰动山城。放烟火架在湘鄂边地特别是石门最盛行。

跳丧舞

“跳丧舞”是流传于湖南石门土家人中的一种古老的舞蹈。
石门地处湘鄂边陲,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石门燕耳洞出土的“石门人”化石,距今已有3万年历史。石门皂市商代遗址出土的坩锅,推翻了史学界长江以南古代无炼铜的论断。石门西北部大山绵延,为古代巴人聚居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出土的20余件古代巴人乐器——“虎纽錞于”,证明这里埋藏着大量的古代巴人的文化遗存。“跳丧舞”即起源于石门西北地区这片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地方。
“跳丧舞”是聚居石门西北地区的古代巴人的一种舞蹈。它起源于“祭神”——先民对神灵的崇拜祭祀,其后演变为“祭人”——对死者的祭悼,发展到“娱人”——以“跳丧舞”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让劳动者在田间地头获得休憩娱乐。现在,“跳丧舞”主要留存于石门西北地区的壶瓶山、太平街、雁池等13个乡镇。
现存的“跳丧舞”一般在死者灵枢前进行,用“跳丧”这一特殊的表达形式让死者享受最后的人间欢乐。按习俗,上辈已无长老下辈有子孙的死者都可“跳丧”。“跳丧”由鼓师一人击鼓指挥,发歌领唱,舞者二人一组对舞,舞对多寡不拘,愈多愈好,轮番在灵前歌舞。
“跳丧舞”风格粗犷、质朴,舞步以“四大步”为基础,由于“四大步”呈平行四边形状,故“四大步”又称“升子底”或“踩线扒子”。
跳丧舞蹈动作是围绕棺材而跳,时而相对出拳,时而绕背穿肘,时而触地衔物,时面踮脚打旋。舞姿一般保持弓背、曲腿、臀部向下颤动,脚呈八字形,双手在胸前左右摆动。年纪很大的老人跳丧,几乎是蹲着跳。动作主要是摹拟虎以及其他动物形象,特别是“四大步”、“大四门”、“小四门”等舞蹈里都是用6/8节拍表演,每行一步用三拍时间,全脚掌着地,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颤身,两脚交替进行,活脱脱是虎的步子。无疑,这是土家先民们狩猎劳动形态的重复和再现。可以说跳丧舞的原始形态就是“狩猎舞”。当远古巴人把白虎作为民族图腾后,狩猎舞就逐渐成为人死后的一种祭祀性的图腾舞蹈,即“白虎舞”。通过悼念死者这一祭奠活动,合族举庆,祝福死者像巴务相一样化为白虎升天。
“跳丧舞”形式灵活多变,主要套式有:
“风夹雪”。这是一种二人对舞时以下蹲、挽花为主的套式,其中又分挽、靠两种手法。
“凤凰闪翅”。这是一种动作较为优美、抒情的套式。
“滚身子”。分全滚、半滚。全滚即动作过程中二人始终有一手膀或手臂相靠,半滚只在部分时相靠。
“武打丧”,又称“武把子”。这是一套较为激烈的舞蹈套式,带有竞技表演的明显特点,舞者需有一定的武功基础。
此外,还有“美女梳头”、“螃蟹歌”等。无论何种套式,舞蹈过程中均无静止的舞蹈造型,“头儿摆两摆,身子歪两歪,屁股甩两甩,脚步踹两踹,”跳丧艺人总结的四句歌诀,形象概括了“跳丧舞”特有的舞蹈特点。
“跳丧舞”唱腔带有浓郁的山歌风,曲调主要有“幺火火也”、“幺娘也火”、“幺姑姐”、“螃蟹歌”、“幺也火”等。以上曲调有时是各套式的固定曲牌,如“四大步”必唱“幺火火也”,“风夹雪”必唱“幺娘也火”和“幺姑姐”。有时则不受局限,如有的地方跳“美女梳头”唱“幺姑姐”,有的则唱“幺也火”。曲牌实际上是唱腔中的衬词,由鼓师发歌,一唱众和,表演无其他乐器,仅以击鼓指挥调整节奏。各套式均无固定唱词,由当地山歌、民谣两句一组即兴填入各曲牌,即便一组唱累了,要求另一组接跳,唱词也是即兴而编,如:“把人换,把人换,要让师傅擦把汗,你不跳了我又跳,一人难挑千斤担。”“跳丧舞”唱词大多为当地流传的情歌或反映社会生活与劳动生产的山歌,除“起跳”时偶尔用一两句悼念死者的唱词,其余均与丧葬无关。
“跳丧”的人不化妆,也无特定的服装、导具。跳“武打丧”时男人可以打赤膊。
“跳丧舞”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一是它的历史久远性。舞蹈套式中,许多摹仿动物界、自然界及人类生产劳动的舞姿和造型,如:“牛擦痒”、“虎抱头”、“犀牛望月”、“观音坐莲”、“饿马悬蹄”、“大王下山”等,充分体现了“跳丧舞”源于原始初民生活的特点。二是它的珍稀性。在全国乃至世界各民族中,“跳丧舞”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仅为湘鄂边地特别是石门县才有,充分显示出它特有珍贵的价值。
“跳丧舞”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从远古时代的“祭神”,到其后的“祭人”,乃至发展到“娱人”,它以特有的形式记载和见证了当地文明的演变。同时,它用独有的艺术表现传达了一种豁达生死的人文精神。
“跳丧舞”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它的舞蹈语汇的“仿生”性,佐证了它是一块独有的舞蹈艺术遗存的“活化石”。同时,它以欢乐的形式祭奠神灵、告慰亡人,反映了当地土家人视死如归的人生观和丧葬观。
“跳丧舞”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它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不仅为舞蹈中之独有,而且为整个民族中之独有。它不仅用于丧葬,而且,发展演变用于生产娱乐,形成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随着时代发展,“跳丧舞”在当地开始与旅游开发结合,以它特有形式探索作用于当地经济社会的路子。
由于种种原因,“跳丧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正面临失传绝迹的局面。一批老艺人相继死去,而大山里面的年轻一代几乎全部外出打工,“跳丧舞”传承后继乏人,加上铜管乐队、电声乐队等现代艺术的侵入,抢救“跳丧舞”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工作迫在眉睫。
上世纪八十年代,保护“跳丧舞”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工作即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1985年,石门县文化馆组织专门力量对“跳丧舞”在当地的情况进行了普查。为了切实做好保护工作,2005年8月,石门县政府作出《关于做好保护“跳丧舞”的有关决定》,计划在近10年内,重点实施好“五个一工程”,即:配备一名专干,成立一个专业表演团体,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整理出版一套专著,开办一所培训中心,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使“跳丧舞”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艺术的瑰宝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