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临澧花鼓戏

临澧花鼓戏

关键词:常德临澧民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常德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hangd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72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临澧花鼓戏据传乃源于四川“杨花柳子戏”,故本地有称此戏为“杨花柳”的。两百多年前,经由澧水传人我县。由于它活泼清爽,甘甜流畅,因而深受临澧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临澧花鼓戏是一个比较小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沅、澧二水一带。此剧种曲牌不多,故有所谓“六个半调子戏”之说。即:正宫调、潼关调、七字调、悦调、老鸦调、阴调和三流。其主要是正宫调,号称正调。以大筒(或叫翁子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当然,也可以伴以其它乐器,如:二胡底胡,笛子、唢呐及弹拨乐等。

    临澧花鼓戏除了上述六个半调子外,还有一些特定情景或人物唱的民歌小调。还有一部分清唱形式的声腔,艺人们称它为“打锣腔”和“花鼓高腔”。这种以板击节,锣鼓及人声邦和为间隔过门的唱腔,可能是来源于道、佛、巫教,它们也没有曲牌名字,打锣腔与花鼓高腔虽在曲调结构和音乐素材都有区别,但清唱形式基本是一样的。   

    临澧花鼓戏所演的剧目,因其本身原因多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文戏为主,故在本地有称其为“花姑儿戏”的。从临澧的一些民间花鼓戏剧团所演的剧目来看,也并不乏用花鼓戏演的弓马戏,这可能是在历史上曾傍着大剧种(即荆河戏、汉戏等)求过生存,故尔在实际演唱中,总有一些皮黄戏的东西出现。如倒板、大课子(扑灯娥)以及一些过场音乐和锣鼓弦等,特别是花脸的唱腔基本上都是荆河戏或汉戏的。

    临澧花鼓戏的曲调虽少,但很有特色,演唱的难度很大,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本嗓和很好的假嗓,并要掌握较高的技巧方可胜任。这几个曲调它不仅婀娜多姿,优美动听,而且有很强的表现力,一般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它均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过,正因为它本身的雾曲调较寡,而且板式单一,解放后,进人大演革命现代戏时,我县的花鼓戏一度被淘汰,改革开放后,成立了“陈二花鼓团”。为了使这个古老而单调的小剧种适应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的表演,我县文艺工作者,努力工作,大胆创新,创作改编并派生了一批花鼓戏曲调,丰富和发展了临澧花鼓戏的曲律,特别是对正调作了板腔式的拓展(原属曲牌联缀体),使之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适应性,赋予了它很强的时代气息,并排演了一批时代感很强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受到了上级领导及专家内行们的好评。在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及演艺人员不断努力下,陈二剧团在花鼓戏中独树一帜,被广大爱好者誉为一个流派。并将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棵永不凋谢而芬芳四溢的鲜花。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