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生产习俗——种药

生产习俗——种药

关键词:常德石门民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常德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hangd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1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石门自古就有种药习惯。

《直隶澧州志》载:“浮邱子,相传黄帝时人,种苦荬于浮邱岗,洗药道水。”浮邱岗即今蒙泉太浮山。苦荬,性凉,有清热解暑、利尿明目之功效。这是上古时代石门人民种植、采集中药材的历史记载。

康熙三十年(1691),覃祚祥在九渡河乡松山峪一带大量繁殖香菌,适逢外地时疫蔓延,急需香菌扑疫。他一年在津市、常德、澧县等地出售香菌“得利无数,满载归,遂置山田三十余峪”(《覃氏四修谱〈祚祥公传略〉》)。

乾隆十五年(1750),水南渡大面山一带,覃姓群众联合引种木瓜,种植数十年,面积在200亩以上。木瓜销往常德、津市。乾隆四十年(1775),江西樟树药商罗庆昌携子到磨岗隘开设“罗庆昌”药号,其子在大面山设点专事木瓜收购。

道光二十六年(1846),农民田训喜,在花薮开园种药,引进品种有还阳草、土三七、泽泻、打不死等10余种。

光绪十六年(1890),江坪河农民熊先礼引种木瓜30株,后发展成园,并将药材种植技术传给子孙,其子孙熊承恩、熊承志,均以种药为业。民国时期,熊氏年收干木瓜1300公斤,还生产其他药材。民间以种药补贴家用者很多,清末散见于乡里的以种药维持生活或作家庭主要副业者,全县有180余户。

民国时期,石门药业的生产面积、从业人员、引种品种比清代都有增加。20世纪40年代中期,全县有1000余人专事药业生产,引种品种有木瓜、黄柏、栀子、岩练子、银花、枳壳(实)、吴芋等10余种。山区缺医少药,农户则于房前宅边、菜园地角自种数种或数十种草药以应急。如常植苦练一株,以“打”蛔虫;蓄虎耳草,以治脚鸡眼;种生姜,以煨姜粥治感冒;栽川芎,以治气疼。石门有“人人识药,家家种药,处处有药,火屎锅灰都是药”的民谣。巫医神汉(梯玛)、草药郎中,种植药材比常人更丰。但培植粗放,产量品质均不高。

建国初,各乡卫生院和高级农业社开展野生药材的引种活动。引种马齿苋、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用以防治腹泻、肝炎、流感等。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现,各公社、大队都争相建立药场,引进省外品种大增。南镇药场重点引进东北人参,试种成功。该场所种当归、贝母、天麻、黄莲,早已名扬省内外。几十年来,苏皖的牛夕、浙赣的白术、粤桂的茯苓、陕甘的当归、青海的黄芪、晋陕的党参、吉林的人参、云贵的田七、鄱阳湖的蔓京子、杭州的白菊、黄岗的桔梗、云南的木香、西藏的红花、闽北的白木耳、长白山的梅花鹿、广东的白花蛇、湖南的金蝎、山东的貂,还有本地的天麻、贝母、黄莲、青木香、杜仲、黄柏、厚朴、枳壳、续断等,都形成批量生产,使石门成为集东西南北药材于一地的药材大县。

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外出和西药的不断引进,石门农村的草药种植逐渐减少。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