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石门集市

石门集市

关键词:常德石门民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常德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hangd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7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石门一直处于贫穷山区,直到清光绪年间,才有客籍商人来石门沿渫水两岸搭草棚,设酒肆茶摊,慢慢形成草市,最后形成石门渫水和澧水流域几个主要的市商城镇。

清光绪年间,全县形成较大墟场23个,且以客籍商户为主,从商人员多为“江西老表”故有“无江西不成口岸”之说。石门土家族亦有人开始经营商业,覃恩记是其先导。

全县集市贸易以粮、棉、木材、桐油、皮油、梓油为大宗输出。凭渫水之利,用木筏、木船装载运输,顺流直下澧水,入洞庭,进长江。此外还可输出木炭、草纸、山羊以及相当数量的土漆、棕、石灰、芝麻等土特产品。

输入商品口岸,主要是津市、常德、长沙等地,个别较大商人也偶尔从汉口、上海进货。输入品类大宗为长沙出产的青布、印染花布、火柴、肥皂及常德、津市出产的兰布、土林布;上海针织品、鞋帽;常德蔗糖、糕点等。次为进口布匹、呢缎(如英国四喜牌直贡呢)、杭州丝绸、英国产“大小号”、“老刀”牌香烟;美国“美孚”牌煤油等。

清同治七年(1868),县境有集镇28处,并以汇集的物资形成各自特色,如泥沙的茶叶市场,珠宝街、磨岗隘的桐木梓油、木材市场,白洋湖、夹山的稻米市场,曹家棚的土布,夏家巷的草纸、竹木制品市场。牲畜市场单独设立,如太平街、白云桥、上午通、易家渡、桅市、羊毛滩等处的牛、羊、猪市场,则搭棚、钉桩或以树林为场地,设经纪人从中撮合。民国初,集市一度繁荣,又先后兴维新场、红鱼溪(安溪)等一批新的集市。民国30年(1941),全县有大小集市36处,集市、行栈也增加到70多家。其中粮行34家。

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商业飞速发展,山区商店林立,但石门全县各大市镇仍流行赶场习俗。石门有三日场、五日场。三日场以农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为市;五日场:即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为市。相邻各场,互相错开,以利物资交流。商业发达集镇,成为百日场(日日场)。如泥沙、磨岗隘、皂角市、易家渡。

赶场以农历五日场为多,如石门西北乡中部地区几个市镇的场期是:雁池逢0、逢5;所街逢1、逢6;磨市逢2、逢7;杨柳逢4、逢9。各地商贩赶了雁池赶所街,赶了所街赶磨市,一年四季可在各个集市转悠。集市商品以廉价品为多,同时开设牛场、猪场,牛贩子、猪贩子穿梭于市场,集市买卖热闹,且充满着商业智慧。久居山里的村民多在逢场日上街,即使不买东西,也要上街转转,称作“赶集”、“赶场”。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